組合化就是設計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強且能多次重復應用的單元, 根 據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產品。 如使用磚塊砌墻、 活字印刷等都是組合化的典 型例子。 在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的今天, 為了在市場上占領一定的地位及不斷擴大產品的銷路, 迫切要求企業具有應變能力, 并能根據市場動向和客戶的特 殊要求及時改變產品性能、 產品結構及產品品種, 在一定范圍內能適應未來的 發展; 能夠縮短試制周期與生產周期, 使產品能夠迅速投放市場; 能接受小批 量訂貨而又不經常改變生產流程和改造設備。
組合化建立在系統的分解與組合的理論基礎上。 把一個具有某種功能的產 品看作一個系統, 這個系統又可以分解為若干功能單元。 由于某些功能單元不 僅具備特定的功能, 而且與其他系統的某些功能單元可以通用、 互換, 于是這 類功能單元便可以分離出來, 以標準單元或通用單元的形式獨立存在, 這就是 分解。 為了滿足一定的要求, 把若干個事先準備的標準單元、 通用單元和個別 的專用單元按照新系統的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 組成一個具有新功能的新系 統, 這就是組合。 組合化的過程, 既包括分解也包括組合, 是分解與組合的 統一。
組合化又是建立在統一化成果多次重復利用的基礎上。 組合化的優越性和 它的效益均取決于組合單元的統一化, 以及對這些單元的多次重復利用。 因 此, 也可以說組合化就是多次重復使用統一化單元或零部件來構成商品的一種 標準化形式。 通過改變這些單元的連接方法和空間組合, 使之適用于各種變化 了的條件和要求, 創造出具有新功能的系統。
組合化的步驟如下。
確定組合單元的應用范圍。
將組合單元按其功能和結構特點, 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編排組合型譜。
設計組合單元, 制定相應的標準。
成批生產組合單元, 根據市場需要拼組各種產品。